相见欢
落花如梦凄迷,麝烟微①,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。
愁无限,消瘦尽,有谁知?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②。
【注解】
①麝烟:焚烧麝香时所散发的香味或烟。
②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:化用柳永“却傍金笼共鹦鹉,念粉郎言语”
。
【典评】
纳兰的这首词受花间词风的影响比较大。
以女子身份抒发了伤春念远的愁思,将女子的神情心思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这首《相见欢》细致有加,一嗟三叹,十分巧妙,更如小说之流。
细细品味,无论是环境氛围的渲染,神情体态的描写,心理变化的刻画,无不生动鲜明,细腻而深刻,令人为之倾倒。
尽管这首词 没有其它悼亡词那么悲痛欲绝,哀凄绵长,可那份孤独凄凉、悔恨懊恼的悲苦有着灼人心脾的力量,整首诗都笼罩在一片“灰色”
下,读罢让人唏嘘不已。
描真景,抒真情,写真意,没有丝毫造作,也绝不搔首弄姿。
王维诗评价这首词有“如诗如画”
之境。
看起来有着无限风光,而又凄凉倍至,明着描写闺怨,却暗道宫怨。
每个字都暗藏蕴味,字字欢欣而字字悲绝。
所以,这首《相见欢》实为难得佳品,有着纳兰的显著特征。
正像况周颐说:“真字是词骨,情真景真。
所作必佳。”
(《蕙风词话》尽管这首纳兰词也属上品,而与李煜相比却逊了一筹。
李煜和纳兰都是纯真之人,有着赤子之心,而重光的悲在于家国沦丧,是谓大悲,比如《相见欢·林花谢了春红》,艺术价值非常高,早已超脱了一已之悲。
意境深远而悠长,用一瞬繁华写尽了人世的悲凄惋惜,意蕴丰满而有力。
而纳兰未曾感受亡国之痛,就连家破之时也有幸躲过,就算悲愁凄凉也只是自己的感情不顺,他的经历与后主相比非常单薄。
因此说,绝唱之为者,关照天下也。
可见纳兰词的美,在于薄恨怨怼,在于婉转低回,惆怅无期。
从某种程度来讲,可是说是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映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