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君怨
暮雨丝丝吹湿,倦柳愁荷风急。
瘦骨不禁秋,总成愁。
别有心情怎说?未是诉愁时节。
谯鼓已三更①,梦须成。
【注解】
①谯鼓:城楼上的更鼓。
谯,古代城门上建的楼。
【典评】
这首《昭君怨》情景交融,是伤秋感怀之作。
抒发了词人对伊人不在、深夜徘徊的一片悲凄情思。
细细品读,上片表达的是“瘦骨成愁”
的锥心之痛。
词人连用了两个“愁”
字,凄苦心绪跃然纸上。
王国维语“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则物皆著我之色彩”
,因此这里的暮雨实际是柳之倦、愁之形、风之急、荷之愁,更不是实景,是词人心里的虚幻之景。
词人在下片承接上景而抒发清愁,“别有心情怎说”
一问出,万古皆静,道是家家争唱饮水词,却是纳兰心事几人知。
无论是青梅竹马的表妹,还是贤淑良德的卢氏,最终还是孤影暗销魂,孑然独立。
“未是诉愁时节”
是本词里第三次写到“愁”
。
宋朝吴文英《唐多令》:“何处合成愁,离人心上秋。”
如果不是那分离的缠绵愁绪难以消解,又怎么会几次三番推敲这一个字,如果不是那伊人回眸、巧笑盼兮的音容历历在目,又怎会在痛失后生出那无限悲凄。
而自语“未是诉愁时节”
更像词人恍惚间发现此情难诉,对应发问那句,所以更凸显了那份无可奈何的孤苦之情。
“谯鼓”
之声,则将这份愁绪升华之极。
谯楼,原本是城门上的瞭望楼,谯鼓则是这楼上的更鼓,三更仍未眠,因此浅道:梦须成。
却不点明为什么纠结于胸,家国之意隐于字间。
这首词,言有尽而意无穷,引发无限深思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