凄凄切切①,惨淡黄花节。

梦里砧声浑未歇②,那更乱蛩悲咽③。

尘生燕子空楼,抛残弦索床头④。

一样晓风残月,而今触绪添愁⑤。

【注解】

①切切:哀怨、忧郁的样子。

②砧声:捣衣的声音。

③:蟋蟀。

悲咽:悲伤的哽咽声。

④弦索:弦乐器上的弦,指弦乐器。

⑤触绪:引起心绪。

【典评】

这是一首触景伤情之作。

深秋日渐惨淡,一切都凄切而悲凉。

梦中的砧杵捣衣声尚未停下,又响起了蟋蟀的聒噪鸣声。

你曾经住过的楼空荡荡的,晓风残月,弦索抛残,都一副惨淡凄绝的景象,引起了无尽的愁思。

开篇就写到凄切的景象,抒发了心中悲凉之意。

接下来又写道,时值黄花节,即重阳节,而所谓的黄花就是菊花。

纳兰借着重阳时节而表达心中的情绪。

也许,在深秋时分,万物凋零,一切事物都会引起无尽的悲凉。

而这一句则使人不由猜想,纳兰在思念何人?“梦里砧声浑未歇,那更乱蛩悲咽。”

,砧声”

是指洗衣服时发出的声音,古人洗衣服会事先捣捣衣服,捣衣时就会发出一阵阵声响。

“蛩”

,指蟋蟀。

词人在梦里听见了捣衣的声音,似有似无,声声慢慢。

捣衣声尚未停下,耳畔又响起了蟋蟀的鸣叫,夜半时分,令人心中不由地紧揪起来。

重阳深夜,梦回午夜,却这般凄惶。

无论如何,这首词写尽了悲凄欲绝的愁思。

上片梦醒时分,想起离人不再,顿生感伤。

下片则写道“尘生燕子空楼,抛残弦索床头”

,醒来后被悲愁打搅得无法再眠,只好披衣起身。

纳兰看见的全是从前的场景,想到那空荡荡的楼阁,回忆起从前的温馨,如今早已物是人非,“一样晓风残月,而今触绪添愁”

,更为心中添了几许愁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